李佃貴教授係河北省中醫院教授、主任醫師,博士生導師。第三屆國醫大師,首屆中醫藥高等教學名師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,全國第三、四、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,河北省名中醫。杏林懸壺 50餘年,博采眾長,衷中參西,對脾胃病頗有研究,擅治多種疑難雜病,其中對慢性胃炎、胃癌前病變、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有較深的造詣。主持完成了“胃痛寧膠囊的藥理實驗研究”等多項課題,並獲得科技進步獎。代表著作有《中醫濁毒論》、《絞股藍的研究與應用》等,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。
潰瘍性結腸炎(簡稱UC)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結腸和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,病程漫長,常反複發作。國內外的發病率和診斷率逐年增高,目前,西醫治療本病毒副作用多,總體療效不理想,而中醫藥越來越突顯特色,逐漸受到重視。李佃貴教授從事脾胃病的臨床及實驗研究50餘年,學驗俱富,療效卓著。筆者師從李佃貴教授,對李教授臨證治療潰瘍性結結腸炎處方用藥特點,有一定的體會,現將其用藥特點總結如下:
謹守病機,分期分層
李佃貴認為濁毒內蘊為潰瘍性結腸炎的基本病機。臨症治療中,采取分期治療,發作期和緩解期。以“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”為指導思想,發作期治標為先,首選祛邪。緩解期扶正固本為主。發作期藥用白頭翁、茵陳、黃連、黃柏、當歸、芍藥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蓮、半邊蓮、秦皮、苦參、廣木香、茯苓等。緩解期患者腹痛隱隱,膿血便減少,時有腹瀉,脘腹痞滿,不思飲食,麵色萎黃,神疲乏力,常用四君子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健脾益氣;若濁毒日久,損傷腎陰,伍以生地、烏梅、五味子、山萸肉、石斛、女貞子、旱蓮草等滋陰補腎;本病病情複雜,常虛實轉化或夾雜存在,在臨床論治中,當明辨主要病機,分期論治,扶正祛邪,標本同治。同時濁毒病邪有輕、中、重相對量化的劃分,治療濁毒根據邪之淺深、病之新久、在氣、在血,是否入絡成積等情況分層選藥。濁毒輕者常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、絞股藍、板藍根等;濁毒重者可用黃藥子、全蠍、蜈蚣等力猛之藥;介於輕與重之間者用紅景天、半邊蓮、半枝蓮、白花蛇舌草、白頭翁、敗醬草等。根據濁毒的輕重辨證組合加減應用,使濁化毒解,邪去正安。
方隨法出,靈活多變
化濁解毒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基本治療大法,根據具體情況可分為①滲濕利濁解毒法,選用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滑石之屬,此類藥除具祛濁之功效外,尚可健脾助運,保護後天;②通腑泄濁解毒法選用大黃、芒硝之屬,將濁毒從大便排出體外;③健脾除濕解毒法藥用白術、山藥、茯苓、炒薏米、扁豆等藥,健脾除濕解毒截斷本源;④芳香辟濁解毒法常用藥物為藿香、佩蘭、砂仁、紫蔻仁等,“解鬱散結,除陳腐,濯垢膩”。⑤清熱化濁解毒法選用黃連、黃柏、黃芩、梔子、龍膽草等,從發病的來源上遏製濁毒的產生和傳變。⑥祛痰滌濁解毒法選用瓜蔞、半夏、黃芩,蕩而滌之,使痰化濁清毒解。⑦攻毒散濁解毒法采用全蠍、水蛭、蜈蚣、白花蛇舌草、半邊蓮、半枝蓮、絞股藍等,以毒攻毒,使濁散毒消。潰瘍性結腸炎濁毒證的表現千變萬化,要不拘泥於一法一方,明辨本質。
宏觀辨證,微觀用藥
堅持宏觀辨證與微觀研究相結合,以宏觀辨證為主,即以證候、舌象脈象及體質狀況等作為辨證的主要依據,同時又要找出微觀檢測指標。兩者有效結合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意義重大。潰瘍性結腸炎濁毒證具有獨特的臨床表現,其內鏡下表現是宏觀診斷的延伸。濁毒之邪損膜傷絡則見多發性糜爛、潰瘍或假性息肉病、隱窩膿腫等;濁毒有礙氣血,濡養失常,可見黏膜呈顆粒狀或結節狀改變。若黏膜水腫明顯,選用白術、茯苓、藿香、佩蘭健脾化濕;若鏡下黏膜充血、糜爛、潰瘍,乃濁毒之邪壅滯不散,毒熱損膜傷絡所致,故選用金銀花、土茯苓、敗醬草、蒲公英、白頭翁、黃連、黃柏等;若鏡下見出血點眾多,甚或出血不止,配以白及、荊芥炭、地榆炭、炙沒藥、仙鶴草等;若鏡下見黏膜呈顆粒狀或結節狀改變,或見腺體排列異常及上皮變化,乃濁毒阻滯於內,氣血運行不暢,結聚不散所致,選用當歸、雞血藤、延胡索、三七理氣活血之品。
裏應外合,開門驅寇
李佃貴治療本病在強調內外兼治,裏應外合,祛邪不留寇,療效顯著。活動期患者,采用中藥保留灌腸,可直接作用於病所,促進炎症吸收和潰瘍愈合。灌腸藥物不外乎三大類:
斂瘡生肌類:珍珠、兒茶、白及、赤石脂和訶子等。
活血化瘀和涼血止血類:蒲黃、丹參、三七、地榆、槐花、仙鶴草和雲南白藥等。
清熱解毒類:青黛、黃連、黃柏、白頭翁、秦皮、蒲公英、敗醬草和苦參等。
中成藥:雲南白藥、錫類散、康複新液。李佃貴結合多年的臨床經驗,總結常用灌腸方藥:秦皮、白頭翁、黃柏、仙鶴草、敗醬草、地榆、白及、兒茶,配以三七粉或錫類散。根據具體臨床表現,加減應用對症中藥。
古代中醫整體觀念稱“形神合一”。精神緊張、情緒波動既是臨床上UC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,也是反複發作的誘因之一。現代醫學認為精神心理改變是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。大腦皮層的不良刺激精神緊張、情緒劇烈波動、過度勞累均對大腦皮層造成不良影響,反射性地引起胃腸黏膜的血管痙攣,黏膜缺血,不利於食物消化和影響潰瘍麵的愈合,而積極穩定的心態可緩解病情。臨床上UC患者輕者常可伴見精神緊張、夜寐不安、多夢等,李教授常耐心告知患者,調養身心,保持心情愉快;用藥重疏肝理氣解鬱之品,應用柴胡、陳皮、枳殼、香附、佛手等疏肝理氣之藥,使患者全身氣機調暢,氣血和調。心中煩亂,睡眠不安等焦慮抑鬱狀態患者,李教授常配伍甘麥大棗湯以養心安神,調和陰陽;心陰不足者炒棗仁、柏子仁養心安神;心火上炎者,選用梔子、豆豉清心除煩。(婁瑩瑩 孫潤雪 河北省中醫院)
(注: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)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本文由礙口識羞網荊芥炭(國醫大師李佃貴治潰瘍性結腸炎用藥思路分析)礙口識羞網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網站不收錄怎麽辦?提高網站被搜索引擎收錄的技巧”